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杨少华先生,本应在晚年安享清福,然而,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光,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而这一切,并非因他的艺术成就,而是因他的儿子杨议。
在父亲的追悼会上,杨议的举动成为焦点,甚至比任何一部作品更吸引眼球。他所贡献的,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哀悼,而是一场令人匪夷所思的“表演”。追悼会刚开始时,他和亲友们在灵堂中谈笑风生、盘核桃,下一秒却突然泪流满面,被抬出现场。此情此景,宛如一场荒诞的戏剧,让人深感困惑。
根据一般的礼仪,追悼会应该是庄重而肃穆的场合,大家表现出对逝者的尊敬与哀思。然而,杨议的表现完全打破了这种氛围。他的哥哥杨威满脸愁容,眼睛肿胀,明显悲痛,而镜头一转,杨议的形象却显得极为另类。头上的棒球帽紧紧扣着,看上去像是没睡醒一样,似乎不太在意周围的环境。按理说,参加白事应该脱帽表示尊重,尤其是在自己的父亲追悼会中,杨议不仅不摘帽子,衣领上还挂着眼镜,这种做法令人不解。
展开剩余79%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,杨议与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合影时,旁人眼中泪水满面、悲痛万分,而他竟然露出“呲牙”的笑容,笑容看起来极为不自然,完全没有丝毫悼念之情。他与亲友们的合照更像是一次聚会留念,而非送父亲最后一程的仪式。
然而,最令众人无法接受的,莫过于杨议在灵堂上“盘核桃”的举动。他坐在遗像前,悠闲自得地搓着那只油亮的核桃,嘴里和朋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。此情此景,仿佛是在自家后院享受悠闲时光,哪里有一丝为父送行的庄重与悲痛?这种行为与一般的孝道形象完全背离,简直让人质疑他是否真心为父亲送行,还是仅仅把这场葬礼当作一场表演。
有人甚至翻出了他之前在遗像前跪着哭泣的视频,将其与此次“盘核桃笑合影”的情景对比,便不禁怀疑,难道他之前所展现的悲伤也只是作秀吗?
杨少华先生生前的生活状态,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何杨议在葬礼上的表现如此怪异。老爷子九十多岁高龄,本该在家安享晚年,但视频显示,老人几乎从未停下工作脚步。甚至在去世当天,他仍被儿子们强行带去天津一家餐厅参加开业剪彩活动,视频里他已是瘦骨嶙峋,坐在轮椅上,行动艰难。身为儿子的杨议却没有尽到尽孝之责,反而让父亲在酷暑中“工作”,这一幕让不少网友愤怒,纷纷指责他把父亲当作摇钱树。
更为引人关注的是,杨少华还拥有一个抖音账号,名为“杨爷爷的快乐生活”。表面看似温馨,实则充斥着各种商品推销,老人被频繁请出镜直播带货,内容包括水果、酸梅汤、红豆面包等,这些商品的销售显然是由儿子们操作的,老爷子只是在镜头前简单“摆摆”,时不时还会做些吃东西的动作。一个年迈的老人,怎能有如此精力应付每日的带货直播?更令人不解的是,在杨少华去世前的几个小时,他仍出现在抖音带货的视频中,手拿淀粉肠看似毫无胃口,完全不像是一个健康的老人。
杨少华的“工作”似乎成了儿子们的一项长期事业,儿子们利用他的知名度,频繁将他推上镜头,无论是在火锅店做宣传,还是在街边推销盒饭,老人的身体状况已经不适合这些活动,却仍被强行带出参与。虽然有些视频显示儿子们为老爷子洗脚刮胡子等温情时刻,但这些看似亲情的举动,却难掩其中的商业化气息,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对父亲的“消费”,而非真正的孝心。
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追悼会上,杨议显得如此“轻松”甚至“荒诞”,很多人将其行为与杨少华生前被“利用”的情境相联系,质疑他是否真正怀有孝心。杨议在葬礼上的种种行为,更加加深了人们对他真实情感的怀疑,究竟是虚伪的作秀,还是出于真心的痛悼?
这场舆论风波的高潮,发生在杨议在追悼会上突然晕倒的时刻。前一秒他还在兴致勃勃地参与打鼓,下一秒便突然倒地,被几位壮汉抬出。看似悲痛过度的晕倒,却让网友们更加困惑。许多人怀疑,这一切可能并非因过度悲伤,而是精心设计的“戏码”。从“锣鼓喧天”到“人事不省”,这突如其来的昏厥让整个事件显得更加戏剧化。
从杨少华生前的“被消费”,到杨议在葬礼上的荒唐举动,整个事件充满争议,最终让公众对他的孝心产生了更大的质疑。尽管杨议所展现的表面悲伤或许是出自真实的情感,但他在葬礼上的种种表现,无疑让人怀疑这一切是否只是为了博取同情和关注。
发布于:山东省高杠杆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